在陪孩子玩的游戲當中,不是每一個都必須有治愈心理的“療效”。游戲,有時候只是帶來笑聲。
小朋友與同齡伙伴交往的過程中,除了親密友好,一定還免不了小爭執(zhí)、小沖突。你推我一下,我拍你一下;你吼我一聲,我再兇回去;看到同一件心愛的東西,“奮不顧身”地爭搶一番……這些摩擦不僅無法避免,而且正是在這一來一回的互動中,孩子初嘗了社交活動的甜蜜和苦澀,磨煉著以后會派上大用場的社交技巧。
因此,對于孩子交往中的小矛盾,我們不必過于緊張,更不用以一種強勢的姿態(tài),事事介入。除非當勢態(tài)升級,你可以明確預測出某一方或者雙方都會受到傷害?;蛘撸虑椴⒉粐乐?,但出于種種原因,你還是決定有所干預,那么游戲就是最恰當的方式,而在游戲中,你也必須卸掉高高在上的權威身份,轉而扮演一個笨笨的,甚至有點壞壞的,比孩子們強不到哪去的角色,然后“任性”在他們的沖突中“胡攪蠻纏”。
游戲,打破孩子之間的對抗情緒
對于3歲以內的孩子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探明自己的自主力,也就是“能不能自已說了算?”“想做的事情能不能成功?”具體來說,當他看到一個喜歡的玩具時,唯一想的就是把它搶到手,至于對方小朋友的感受,他還沒有辦法考慮和顧及。
因此,面對這樣的行為時,我們首先不能用成人世界的標尺,對它進行道德范疇的判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樣不對,簡單提及分享的概念也沒有錯。但是,不要上升到嘮嘮叨叨的說教,甚至用懲罰的辦法,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當我們想結束小朋友之間為了搶東西而引起的對抗時,游戲就是最好的辦法。它沒有居高臨下的指責,只是用滑稽的方式,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從最激烈的情緒對抗中緩和下來。
游戲,化緊張為歡樂
當你變成一個笨笨的“壞蛋”,不但不勸孩子們停下爭搶,反而還插一腳,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你認為這會讓孩子越搶越生氣、越激烈,還是哈哈大笑,甚至倆人聯手對付你,嘲笑你的“笨拙”呢?
《游戲力》這本書里曾說,所有笑聲都是好的。表面上看,問題并沒有解決,孩子們沒有學會分享、互讓,你也做不到讓他們以后就不爭吵,但就這一刻來說,所有的緊張、惱火、挫敗都化成了大家的一笑了之,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回報緩慢的“社交投資”
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結論,社交觀和人生觀一樣,到孩子15歲時,才能從“聽得懂”的理念,內化為“發(fā)自內心”的主動行為。我們可以在孩子3歲時就告訴他一些基本的社交規(guī)則,但這是為了讓他在遇到問題時,能明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告訴孩子:“如果你現在不分享玩具,等一下別人也不會給你玩具哦。”
這只是一劑預防針,但不能指望3歲的孩子聽到這話后馬上自覺自愿地把玩具讓出去,他現在還沒有能力完成這種成熟的社交行為。
游戲方案:“媽媽也想要!”
在兩個孩子剛開始搶東西時,你可以跳進去,和她們一起“搶”,邊“搶”邊說:“我也想要!”
你可以假裝成一個笨笨的壞人的樣子,搶著搶著自己坐了一個屁墩兒,然后爬起來還要接著搶?;蛘吣X袋“撞到”搶的那個東西上,長出一個大包來,嘴里還抱怨著:“好疼??!”
兩歲多的孩子,還接受不了分享、輪流玩的概念,而且們搶東西未必是一定要得到那個東西,而是看誰能搶贏。
當大人插進去,假裝和她們一起搶時,剛開始她們肯定有點愣,這樣就達到了一個目的:打斷了她們之間的直接對抗,分散了注意力,把倆人在激烈沖突中的情緒化解掉。她們甚至有可能會覺得這很好玩,把你作為搶東西的最大“勁敵”了。
這個游戲的時機選擇很關鍵,一定要在孩子剛起爭執(zhí)時介入。當爭搶升級為激烈的情緒對抗,甚至有一方已經哭的時候,游戲是起不了作用的。這時候,媽媽最重要的事情是安慰哭的孩子。
關于“搶東西游戲”,你可能有的疑問
疑問一:媽媽也去跟孩子們一起搶東西,不會給她們做出壞榜樣嗎?會不會讓她們有點暈:搶東西沒有錯?這可不可以是社交過程中的常態(tài)?
不必有這樣的擔心。
首先,孩子對社交規(guī)則的理解,以及社交技巧的獲得,最早是在家庭里完成的。他會觀察成人之間的互動是怎樣進行的,是互相攻擊,還是互相幫助?是互相斥責,還是互相理解?是合作多,還是對抗多?
其次,好的社交能力包括下面幾種細分能力:
1.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比如,遭遇社交沖突時控制住自己激烈的情緒。
2.對輪流概念的理解和接受。比如,可以耐心等待玩具輪到自己的時候。
3.對他人情緒的積極關注。比如,知道贊賞對方可以讓自己更容易得到積極回應。
所以,不可能指望3歲的孩子做到這些。也就是說,他們目前的發(fā)展階段決定了,即使你苦口婆心地講道理,也沒法讓他做到真正的分享,那么轉移矛盾焦點就是最好的辦法。
最后,你當然也可以告訴他:“和小朋友搶東西不對。”或者,通過和孩子玩一些有分享過程的游戲,加深孩子對分享的理解。當孩子和你的連接比較好,平時的自主性也沒有問題的時候,他會愿意模仿這些行為的。
疑問二:如果我們加入進去,孩子會不會很快放棄?或者導致在原本爭搶過程中,本來就弱勢、不敢堅持的那個孩子,更容易放棄?
那就要看你的演技了!如果你放不下強勢的姿態(tài),孩子的確可能放棄,因為他知道肯定搶不過你啊。即使你是弱勢孩子的媽媽,也不能用強勢的方式來嚇退強勢的孩子,這樣不僅不公平,而且會讓你自己的孩子感覺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通常孩子們發(fā)生爭執(zhí)時,更焦慮的都是弱勢孩子的媽媽。我們都可以理解這種心理:弱勢通常意味著競爭力弱。但其實大部分這樣孩子的媽媽都不用太擔心。以大欺小,雖然是一種低級的自然法則,但它確實仍是社交活動中的規(guī)則之一。即使孩子因為力量或者能力弱小而處于下風,吃了虧,但他總有變得強大的時候。需要擔心的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從各個方面都表現出退縮的傾向。比如在陌生環(huán)境里主動性很差,不敢參與活動,不敢表達主張,不敢堅持自己。偶爾的情況不算,當這樣的事情經常發(fā)生時,我們就應該警惕了。
3歲以內孩子的互動對象主要是成人,特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么,我們就要觀察和反思:在與我們的互動中,我們的什么行為,讓孩子總是感覺自己不行?或者自己是錯的?或者即使是對的,堅持了也沒用?在互動中,我們有沒有過于強勢呢?
另外,孩子退縮的表現,有可能是一些我們沒有留心的因素引起的,比如有的孩子一個人在教室玩得好好的,但一上課就死活不肯進去,這是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對密閉空間有感官上的不適應。對于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一些特別的聲音、氣味、觸覺都會對他有壓力?;蛘?,之前上課時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給他留下了負面記憶,這些成人是很難全部留心到的。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你不確定的退縮時,你的態(tài)度就是盡量保護他、允許他,否則這會進一步成為他退縮的原因。
內容來源:《我和寶貝》雜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和寶貝》雜志2012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