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舌系帶需要剪嗎

  小寶寶出生后,不少老人家會催促年輕的父母帶孩子到醫(yī)院“剪利根”(即“剪舌根”),也就是我們醫(yī)生所說的“舌系帶延長術”。而有的小孩一直不會說話或發(fā)音不清,不少父母也會帶小孩到醫(yī)院檢查是否“癡利根”(即“粘舌根”),醫(yī)學名稱叫“舌系帶短”。不少人都認為舌系帶短會影響發(fā)音,只要延長舌系帶,小孩就能清楚說話地說話,連不會說話的也會說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認識舌系帶以及“舌系帶短”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舌系帶。與上唇系帶、頰系帶一樣,舌系帶其實是一結締組織,附著在舌腹中后部,將舌頭連在口底且保持一定的活動性。如果連得過多,即附著于舌尖或其稍后的部分,那么舌的活動性就會受到限制,伸舌時由于系帶的牽拉舌尖會出現一凹陷, 呈“M”型或“V”型,有的小孩甚至不能將舌頭伸至口外,這就是我們臨床上說的“舌系帶短”了。
  除了伸舌受限外,舌系帶短還影響舌頭不能上抬、后卷,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舌系帶短的確會影響小孩發(fā)音,但僅是卷舌音,如[zh]、[ch]、[sh]。讓小孩做伸舌動作,觀察舌尖有無凹陷就可判斷舌系帶是否過短。
  當然,對于嬰幼兒來說,他們還未掌握伸舌這一動作,也不明白大人的指令,要判斷他們的舌系帶是否過短應由醫(yī)生檢查舌系帶的附著位置和舌的活動性而決定。有的家長因為小孩不伸舌頭而認為小孩舌系帶短也是錯誤的。

不會說話非舌系帶短之過
  接下來我們要說說舌系帶短對孩子的影響了,這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很多小孩3、4歲了都還不會說話,家長們認為是舌系帶短造成的,“剪”開就會說話了。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小孩會不會說話、說話多少、學說話快慢主要是由大腦發(fā)育決定的,當然小孩的聽力、性格和家庭環(huán)境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舌系帶不起任何作用。一個舌系帶短的孩子只要其他方面發(fā)育正常,到了學說話的年齡是一樣會說話的,只是由于舌上抬受限,他發(fā)卷舌音可能就要差一些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臨床上有很多小孩盡管舌系帶短,但卷舌音也可以發(fā)得很清晰,有的大人舌系帶正常,卷舌音就是不會發(fā),尤其是說粵語的人,這是協調性和發(fā)音習慣的問題。
  另一方面,有很多小孩說話時會將“叔叔”叫成“嘟嘟”,“三”叫成“擔”……,這都不是舌系帶短引起的,只是沒有掌握發(fā)音技巧,尤其是齒音,經過家長的訓練和教育小孩完全可以改過來。
  除了對語音的影響,有的舌系帶短的嬰兒下前牙萌出后由于經常吸吮奶瓶或伸舌會導致舌系帶部位形成潰瘍經久不愈,這就必須行舌系帶延長了。

舌系帶延長術不宜過早進行
  最后就要說說舌系帶短的治療了。舌系帶短而且影響發(fā)音或擔心對發(fā)音有影響就可做個小手術,將舌系帶附著過前的部分剪開,達到延長舌系帶使舌頭活動更靈活的目的,廣州人俗稱“剪利根”是很形象的。
  一般舌系帶延長術小孩出血不多,術后不久即可自行止血,但有的小孩舌系帶組織很厚、血管豐富,這就需要縫針止血了。對于發(fā)音不清的小孩,行舌系帶延長術前必須認真評估小孩是否舌系帶短,語言發(fā)育的情況,否則只會增加小孩的痛苦而對其沒有任何幫助,術后更應注意加強語言訓練,才能有效改善發(fā)音情況。
  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由于免疫力弱,抗感染能力差一般建議6個月后再考慮行舌系帶延長。另一方面,盡管有的孩子出生時舌系帶附著近舌尖,但隨著生長發(fā)育舌系帶回慢慢后退至正常位置,因此,不建議嬰兒太早行舌系帶延長,通常6個月以后較為適宜。

TIPS:
廣東方言小注釋:
  “剪利根”: “利”即是“舌”的意思。這是因為廣州人凡事都講究“好意頭(好兆頭)”,如果這個詞的語音不吉利,就得改另一種說法,即“避忌”。“舌”與“蝕”同音,讓人聯想到蝕本,所以取其反意改稱為“利”。

育兒網廣播

《母嬰世界》雜志介紹

《母嬰世界》專為0-3歲寶寶而定制的早教家庭讀本,將致力打造成為全國最具專業(yè)權威性的嬰幼兒時尚雜志。2009年11月全新改版,資訊更豐富、版面更新穎、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每期除了深入一個主題作全方位探討外,主推欄目還包括“寶貝計劃”、“寶寶食譜”、“孕產課堂”、“媽咪支招”、“大齡媽媽小小兒”、“美麗媽咪”、“多元智能”、“親子美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