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的育兒經(jīng)驗

  還從來沒有人把媽媽和老師對立起來,他們在我們的人生中承載著不同的情感地位和深遠影響,現(xiàn)在,有人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是怎么回事?以這個命名的一本書,自09年出版以來,在當當和卓越的暢銷書榜單上一直霸有一席之地,這是為什么?
  尹建莉:父母給孩子5樣東西就足夠——自由、閱讀、尊重、表率、運動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本書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12月第21次印刷,2010年3月印次達到第25次,印量突破120萬冊。  

  緣起——專家媽媽和作家夢
  S:寫這本書的時候女兒已經(jīng)上大學了,從事家庭教育的研究這么多年,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寫了這本書?
  尹:我本身是研究教育學的,有了女兒后就不斷地看各種家教方面的書,能搜羅到得基本都看了,看完后就有個感覺:在這么多書中,讓你受益的有,但更多的書讀完非常失望,甚至生氣,根本不了解孩子,也能寫出厚厚的一本書,浪費時間到還罷了,給父母錯誤的指導會誤人子弟!而在平時的生活中,朋友有關孩子方面的問題都習慣來找我,我總給出謀劃策,后來就有人不斷地鼓勵我:你的方法這么好,應該寫出來。當時沒專心寫作的條件,直到女兒上大學后,我一下輕松了許多,年輕時候的作家夢又回來了——我從小就有個當作家的夢。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我辭了工作專心在家里寫作,寫這本書除了愛好外,也非常想把多年的專業(yè)研究和自己的經(jīng)驗跟父母們一起分享?! ?/p>

  S:書名很讓人理解為比較好媽媽和好老師,為什么會取這個書名?
  尹:我最早取的書名是“母愛的藝術”,當媽媽這些年,最深的體會就是“母愛是可以上升到藝術高度的”,想通過這本書讓父母們更藝術地愛孩子。但出版社覺得這個名字不夠響亮,有點平淡,就沿著這思路繼續(xù)討論,考慮到父母們習慣把教育的任務推到學校,甚至早教機構,大家分析,其實孩子成長得好不好,不是老師區(qū)別開的,而是家庭區(qū)別開的,教育的重心應該在家庭生活中。最后就想到這個標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個書名主要想傳達一種理念:母親的作用、家庭的作用是無人能替代?! ?/p>

  S:這本書已經(jīng)第25次印刷了,出乎你的意料嗎?
  尹:我確實沒有想到這么受歡迎。當時在寫作的過程中,就會陸陸續(xù)續(xù)被朋友拿走,在朋友間傳閱,后來總有人不斷過來問“還有沒有新的”,所以在出版之前我就有一種預感,這本書會有市場,但現(xiàn)在這么熱烈的程度,還是出乎意料的。不過,這恰恰說明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的確有很多問題存在,否則不會有這么強烈的需求。  

  成長——愛完全不能解決一切
  S:書里主要以女兒圓圓的成長為線索,主要想傳達給讀者的是什么?
  尹:這本書寫了將近一年,每個字我都會仔細推敲,最想通過女兒的成長過程,通過自己的經(jīng)驗,給父母一些既有可操作性,又相對正確的教育理念,一起探討當下很熱門的話題:我們應該怎么正確地教育孩子。
  人們動不動就說“愛”能解決一切,似乎只要有愛,其他問題都不重要了。我認為這種說法非常不正確,“愛”完全不能解決一切!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對孩子,僅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你的愛的初衷,你愛的方式,愛的表達,都會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結果。只有正確地愛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p>

  S:書中經(jīng)常提到孩子的成長,這個成長是什么?
  尹:對成長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品格,我總結了三個途徑:第一,他會觀察父母如何跟別人相處;第二,父母如何跟孩子本人相處;第三,孩子有多少閱讀量。如果這3個問題都解決好了,你的孩子的心理和品格一定是沒有問題。
  你在跟別人的交往中,是得體的、謙和的,跟孩子交往中也是尊重的、愉快的,你給孩子表現(xiàn)出的這個樣子,孩子都能學到。有些父母不能理解,你為什么會給孩子道歉,這樣有失權威,以后孩子就不聽你的了。我說,我給女兒道歉,是因為我錯了,錯了就是錯了,實事求是,她在遇到問題時也會這樣處理。如果你只考慮維護自己的權威和面子,錯了也不承認,你怎么還能要求孩子實事求是呢?心理學有個研究,一個人的行為所告訴另一個人的遠遠多于你的語言告訴他的,言傳不如身教。


  修煉——不舒服的一定是不科學的
  S:現(xiàn)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尹:大家都說,現(xiàn)在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太多,這個我不能認同,現(xiàn)在孩子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根本不是溺愛太多,相反,最大的問題是管制太多了。你想想,每家一個孩子,都是家人手心里的寶,可是隨之而來的是對孩子的期待會更高,“我就一個孩子,所以不能輸!”這是父母的共同心理,他們的眼睛24小時監(jiān)督著孩子,大家關都關注、都呵護,都來指點,這是一種變相的管制。舉個簡單的例子,吃飯是人的天性,沒有人不喜歡吃飯,餓了就吃,飽了就不想吃,這么簡單的事情,可現(xiàn)在孩子的吃飯難題卻很普遍,追著喂,哄著勸著吃,父母都“愛”的名義,強迫著孩子“必須吃得營養(yǎng)全面”,都說科學喂養(yǎng),我想科學方法一定是讓孩子很幸福很舒服的事情,如果你讓孩子感覺到不幸福不舒服了,那一定不是科學。

  S:覺得做媽媽的難點在哪兒?
  尹:最難的是跟孩子一起成長和媽媽的自我成長。如果我沒有孩子哪怕我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對教育的認識也不會這么深刻,這些認識都來源于在陪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作為父母,我們有兩個老師:一個是書本,多讀書多思考,學習做個好媽媽。第二個就是你的孩子,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而不是你認為他需要什么,就給他什么。
  以前自然放養(yǎng),孩子們大都能健康成長,因為人的天性中就有自然向善取好的潛意識,父母不干涉,他也能成長得不錯。但你粗暴干涉,幫他選擇,替他做決斷,孩子的天性意識就會慢慢泯滅,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沒有了,變成了父母教育中的牽線木偶,這樣的管比不管還糟糕。

  S:出色的孩子是什么樣的?
  尹:身心很和諧,有幸福感,這就是出色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哪兒,知道自己該去做什么,就是成功。

  給家長的建議
  3歲前是跟父母跟孩子相處格局的建立時期。這個時期建立了怎樣的格局,你們將來的相處關系就基本確定了。所以,孩子一定要自己帶,不是說非得辭職,該上班還是要上班的,但一定要天天跟孩子相處。老人和保姆只是你的助手,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奠定的基礎不夠厚實,以后是補不上的。
  另外,兒童的閱讀量也很重要,小嬰兒你可以跟他說說話,念念唐詩,灌輸朗朗上口的語感,他的語言智能就發(fā)育好,語言系統(tǒng)發(fā)育得好,智商就高,這樣在念念叨叨當中哄了孩子,又啟發(fā)了智力,還建立一種親情關系,不是很好嗎。


  梁田: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搜狐母嬰頻道副主編,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多多今年10歲,體諒內斂,是個外表冷靜、內心溫厚的小男生,女兒小美,正在terrible two的階段,特立獨行還不太有理智,做事有主張,變通辦法也很多。

  好媽媽自己
  S:什么樣的媽媽是好媽媽?
  梁:我認為,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就是好媽媽。剛開始做媽媽的時候其實都挺茫然的,孩子小的時候,忙著照顧他們的吃喝拉撒睡,就算是溝通,其實也是大人單方向來得多些;等到了兩三歲,好像有天忽然發(fā)現(xiàn)他開始能跟你對話了,你就會一下子覺得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居然像一張白紙,會很震驚于他們提出來的問題、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包括對你的質疑……所以,媽媽跟孩子一起成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挺難的,現(xiàn)在兒子多多已經(jīng)10歲了,我還經(jīng)常被他驚到,所以和身邊的這兩個小人朝夕相處,也就成就了自己不斷的反省和成長。

  S:你是好媽媽嗎?
  梁:我覺得自己應該不算是最體貼的媽媽吧,很多時候甚至比孩子還要粗心大意,也沒有那么溫柔耐心,但這些年來,我對自己做媽媽總得來說還是肯定的,呵呵,我肯定是個好媽媽,只是會犯錯誤。
  我跟兒子有過這樣的對話:
  媽媽:我覺得我應該算是個好媽媽,你同意嗎?
  多多:我同意,你肯定是好媽媽。
  媽媽:既然已經(jīng)確定是好媽媽,那么偶爾犯點錯誤,我自己能原諒自己,你也能原諒我吧?
  多多:嗯,我原諒你。
  我對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的要求都不高,只要大方向上一致就OK,兒子說,很多媽媽在意的大事情,我媽媽不在意,但很多媽媽不太在意的小事情,我媽媽特在意。

  好媽媽的孩子
  S:出色的孩子是怎樣的?
  梁:人生怎樣才算成功出色呢?每個人一定都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吧。如果你內心很強大,是一個自己能滿足自己的人,很善良,能跟周圍的人們有很好的互動,心態(tài)很健康,做人很積極、很寬容、很體諒,從小到大都能對人生抱有好奇心和想要去嘗試的勇氣……這在我眼里就是出色的孩子。至于是不是調皮,學習是不是用功,是不是能夠讀到博士,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S:這樣會不會被批評不負責任,不符合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梁:可是,那些努力讓孩子“出類拔萃”的父母,難道就負責任嗎?給一個其實是“別人”的人設計未來,在他完全沒有能力選擇的時候,就一廂情愿的給他安排好你認為他應該去過的人生和應該去生活的方向,就是負責任嗎?我常常想,要是這樣,父母們干嘛不給自己一次機會,把這些理想都實踐在你自己的人生里去不是更好么?雖然我不能說自己就是對的,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很坦然從容地慢慢長大,如果能在我的幫助下和支持下,按自己的設計去找到自己認可的方向——這個方向一定是他自己選的,而不是我安排計劃的,那將是我人生最大的褒獎。
  多多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理想,雖然肯定每次都不一定會實現(xiàn),但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就很好么?在不斷的肯定自己的選擇之后,再學著否定自己,再重新肯定自己新的選擇,是很有成就感的吧。想想孩子真的挺不容易,天天在一種模式化的環(huán)境中生存,每天聽著來自于老師的訓導,媽媽的呵斥,甚至還有鋼琴老師的嘮叨,面對這樣一群施壓的大人,孩子們還能保有自己內心的一小片理想空間,保持很好的想象力、建立很好的判斷,是不容易的吧。不過我呵斥他的時候完全也常常會忘了這些。

  S:對孩子沒有要求,是放養(yǎng)的意思嗎?
  梁:不是這樣,不是沒要求,而是要求的方向不太一樣,另外有的是我們家的標準沒有那么高,讓孩子伸手就能夠到而已。有些別人家認為無傷大雅的細節(jié)上,我會比較在意。比如跟人說話的態(tài)度,我們家的家教是和別人說話時,你一定要注視別人認真聽。小孩子有時候容易忽略你,雖然他也在聽著,但他不看你,這個情況在我們家是絕對不允許的,你也不能躺著或者一邊翻書一邊跟大人說話。多多大概五六歲時,有段時間特別反抗這些要求,嚷嚷著,“我就是這樣,我也在聽啊。”我當時為這也發(fā)過脾氣,但效果不好,后來就換一種方法——我也不聽你說話。他就很著急:你怎么這樣,你這樣不尊重人,而且你根本就沒有聽到我在說什么!我就說,鬧了半天你也是這樣的感覺呀,我也是呢,覺得你特不把我當回事。后來他就很少這樣了。
  妹妹雖然還小,但家教是一樣的。比如,一定是不能用哭鬧的方式來達到你的要求,不用溝通的方式來達到你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妹妹現(xiàn)在還不會說話,但她也一定要想辦法讓我明白要表達什么——你就想辦法吧,你表達不明白,我一定不會滿足你。

  好媽媽和孩子們
  S:媽媽在孩子的生活中應該是什么角色呢?
  梁:很多人都推崇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我認為,我們真正要看中的應該是蒙氏最本質的理念:父母是作為孩子的支持者和輔助者出現(xiàn)的,相信孩子的潛能,相信孩子有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F(xiàn)在的商業(yè)化的蒙氏太花哨了。蒙氏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友善觀望的教育態(tài)度,教育者準確地說是一種觀望者、輔助者、支持者,主體是兒童。真正的其實蒙氏特別簡單。

  S:現(xiàn)在有本很紅的家教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怎么看這個說法?
  梁:媽媽和老師的作用是不太一樣的。不管孩子是老人帶、保姆帶,還是送幼兒園、上小學,做了母親之后,你始終都要特別特別清楚:這個孩子是你的,他跟別人的關系不大,所以他所有的教育和今后人生的幸福,只能依賴于你。有好保姆、好老師當然很重要,他們對孩子會有很大幫助,但你真的不能把孩子交到別人手里就不管了。
  有的媽媽花錢送孩子上早教班后,就像卸包袱一樣:這下好了,可以輕松了,我都花了錢了,他們還不得給我管著……我覺得有這種想法的媽媽不太負責,因為她可能沒想清楚,準備為孩子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也不太了解媽媽在孩子人生中的作用。生孩子其實不難,可是養(yǎng)孩子真沒有偷懶的捷徑。當我們決定或者知道自己要為人父母的時候,就應當本著努力積極的態(tài)度,耐心陪伴、體諒和幫助孩子,一輩子認真學習怎么做好他們的父母。

  S:做媽媽,你努力的大方向是什么?
  梁:我做的所有,都是想讓孩子們長大以后,十幾歲的青春期、二十幾歲長大成人,甚至以后為人父母,他們都還會信賴我。作為媽媽,人生現(xiàn)在很重要的目標就是,我的孩子們在他們長大以后還會想念我和想回媽媽的家,碰到事情、遇到困難,還會覺得“去跟我媽商量,我媽一定會支持我。”很多家長會比較在意孩子的將來是什么樣子,學業(yè)有成呀、出人頭地呀,我比較在意的是將來小孩有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我跟孩子們的關系還會親密友好。

 

完美媽咪2010年5月刊

育兒網(wǎng)廣播

《完美媽咪》雜志介紹

《完美媽咪》對于懷孕、育兒以及相關的健康知識都帶來獨特的視角和深入淺出的方法指導!資深的制作團隊,將國外的孕育理念與中國的孕嬰現(xiàn)狀充分融合,全方位打造中國“完美媽咪”——快樂、自信、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