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便便,再見!

  導語:夏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fā)期,小家伙常常剛剛吃過早飯不到5個小時,就吐得一干二凈;明明已經去過廁所了,可一轉眼,小肚子又開始“擠擠脹脹”了。這時候,媽媽該怎么做呢,日常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夏季寶寶腹瀉面面觀

  夏季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常見的是以下幾種:

  1.生理性腹瀉

  多發(fā)于6個月以下的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其癥狀為大便較稀,呈黃色或淡綠色,每天排便3~10次,根據寶寶個體而異,持續(xù)時間較長,有的寶寶在剛生出的半年里,似乎每天都在“拉稀”。但重要的是,這并沒有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fā)育,而且也不會讓小家伙覺得有任何的難受或不舒服。

  2.感染性腹瀉

  由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腸道炎癥所致的腹瀉,寶寶腸道上皮細胞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使腸道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及電解質,這類腹瀉通常具有傳染性。媽媽可通過肉眼來初步判定寶寶到底屬于哪類疾病引發(fā)的腹瀉。

  ·細菌感染:包括大腸桿菌、沙門菌等。寶寶大便粘稠多為糊狀,每天排便次數較多有少量膿血在里面,氣味酸臭,腹瀉的同時還可能伴隨著嘔吐或發(fā)燒等癥狀。

  ·病毒感染:包括輪狀病毒、流感病毒等。大便呈蛋花湯狀或水狀,多為綠色或棕色,大便次數較多,但不含膿血,一般會持續(xù)1~2周,同時伴有發(fā)燒和嘔吐。

  ·寄生蟲:寶寶的大便呈水狀,通常會在2周以上。

  3.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瀉

  乳糖不耐受,即寶寶在吃下含乳糖的食物后,出現下腹疼痛、腹脹、腸鳴以及腹瀉。這是由于寶寶體內缺少某種“酶”而無法消化乳糖,從而引起腹瀉。

  消化不良,當媽媽給寶寶吃了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過早地為寶寶添加各種輔食,導致寶寶的腸胃無法適應,出現消化紊亂而引起的腹瀉。

  肚子受涼,夏季由于天氣過熱,有些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喜歡蓋被子或在睡著以后習慣性把被子踢開,使腹部受涼。腹部一旦著涼,腸管平滑肌受到刺激,收縮加強,腸道蠕動也隨之加快,排便次數也跟著增多起來。

  媽媽課堂

  “腹瀉”是指大便性狀出現改變,排便次數增加。如果有些寶寶從出生后就每天排便5、6次,大便較稀,對于這種情況,不能盲目地定義為腹瀉。只有在大便性狀發(fā)生改變,比如說比以前的更稀了、顏色由黃色變成綠色,排便次數從每天5、6增加到每天10次以上,才能算做“腹瀉”。

  給“腹瀉”找找原因

  當寶寶出現拉肚子以后,媽媽不妨仔細閱讀以下問題,回憶一下這幾天里有哪些“細節(jié)”可能導致寶寶腹瀉,同時這些問題也可以幫助醫(yī)生盡快了解病情,以便對癥下藥。

  1.寶寶是否正處于斷奶期?

  2.最近,是否帶寶寶到外面就餐?

  3.近一兩天里,是否給寶寶添加了新的輔食?

  4.是否會因為天氣過熱而允許寶寶多吃一些水果或其他生冷食物?

  5.寶寶經常玩得好朋友里面,有沒有正在拉肚子的?

  6.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是不是總蹬被子?

  7.寶寶是否吃了隔夜菜或其他存放很久的食物?

  8.寶寶每次出去玩回來后,有沒有仔細地將小手洗干凈?

  9.寶寶最近是否經常喝冷飲?

  10.寶寶的餐具是否定時消毒?

  寶寶腹瀉就醫(yī)信號

  寶寶腹瀉時,一旦出現以下癥狀時,請立即帶他到醫(yī)院進行檢查。

  ◎大便中含有膿、血或黏液

  ◎持續(xù)高燒,體溫在39℃以上

  ◎出現脫水癥狀,如少尿、口渴、哭無淚、囟門凹陷等

  ◎寶寶體重減輕了5%以上

  ◎出現嘔吐,并持續(xù)不斷

  ◎寶寶變得越來越沒精神

  ◎腹痛越來越嚴重

  ◎拒奶、拒食、惡心、頭痛

  《母子健康》溫馨提示

  媽媽帶寶寶去醫(yī)院前,最好事先準備寶寶的部分大便以備化驗,以防到了醫(yī)院,寶寶不配合,無法留取大便的化驗標本。要知道,化驗大便對醫(yī)生的診斷至關重要。

  注意:要用潔凈的塑料袋或者塑料盒而非尿布、紙尿褲等滲透性強的物品收納大便,以免大便標本被污染。

  治療“腹瀉”,醫(yī)生有話說

  重視補充液體

  很多媽媽在寶寶拉肚子以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止瀉,以為寶寶不拉了,病情就好了一半。其實,腹瀉引起的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脫水。因為寶寶體內的鹽分和水分的比例是平衡的,健康的腸道和腎臟保證了這種平衡,讓身體器官可以正常運轉。而腹瀉破壞了這種平衡,使身體流失大量的水分和鹽分,進而對寶寶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對于寶寶腹瀉首先要做的就是補充液體。

  不能濫用抗菌藥物

  盡管抗菌藥物在治療寶寶腹瀉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但并不是適合于所有情況。實際上,抗菌類藥物只對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有效。對于其他腹瀉,比如病毒所致,或消化不良造成的腹瀉,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內的“好”細菌,引起菌群紊亂,從而加重腹瀉。媽媽最好按照醫(yī)囑給寶寶服藥,同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病情稍有好轉就停藥,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復發(fā),或轉為慢性腹瀉。

  治療期間不必禁食

  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寶寶吃了東西便會對腸道造成負擔,吃得多拉得多,所以讓寶寶盡量少吃東西或者只喝奶。但事實是寶寶一旦處于饑餓狀態(tài),會加劇腸蠕動導致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正確的做法是:先從奶開始,逐漸遞增到流質、半流失食物,然后是固體食物,量由少到多。大概需要2周左右的時間,寶寶才能恢復正常飲食。如果寶寶在恢復固體食物時,再一次出現腹瀉,在此之后的飲食計劃仍舊要從“奶”吃起,以保證腸胃可以得到足夠的休息時間。

  堅持母乳喂養(yǎng)

  盡管母乳喂養(yǎng)可能引起寶寶生理性腹瀉,但母乳中含有的多種消化酶、抗體和各種營養(yǎng)成分非常適合患病中的寶寶食用,且極易被消化吸收。另外,母乳中的營養(yǎng)物質能減低感染和食物過敏的風險。

  不要喝純果汁

  來一杯美味且營養(yǎng)豐富的鮮榨果汁,不但可以讓寶寶借此補充一些水分,也順便幫小家伙解解嘴饞。這可能是大多數媽媽的想法。豈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腹瀉,不利于病情康復。這是因為純果汁中含有的山梨糖醇,屬于不能被腸道吸收的糖,反而會像海綿一樣把腸道內大量的水分吸入到大便中,排除體外。這也正是為什么李子汁經常被作為輕瀉劑使用的道理所在。

  治療“腹瀉”,居家巧護理

  身體護理

  讓身體“暖”起來: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寶寶的腹部仍舊容易受寒,特別是在晚上。這段時間里,媽媽可酌情給寶寶加一件薄薄的上衣,或者用大口罩或寶寶護肚臍套來保護寶寶的腹部,避免受涼。對于晚上睡覺愛被子的寶寶,媽媽不妨多起夜幾次,檢查一下寶寶的被子是否蓋好。

  小屁屁不能忘:隨著大便次數的增加,一旦疏忽了小屁屁的護理,很容易引起紅屁股,甚至尿路感染及肛瘺。對此,建議媽媽在清洗寶寶屁屁時,注意除了用清水把肛門處清洗干凈之外,還要仔細清洗會陰,并用消毒過的毛巾將屁股擦干,再涂上一層護臀霜。

  觀察體溫變化: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在恢復期時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及精神狀態(tài)。一旦寶寶體溫升高到38.5℃左右,同時精神狀況較差,沒有食欲、磨人、哭鬧,這往往說明病情可能出現惡化,需要引起媽媽的注意,并在必要時送往醫(yī)院診治。一般來說,對于病毒引起的腹瀉,發(fā)燒會早于頻繁腹瀉。

  飲食要清淡:切忌油膩,并從少食多餐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注意每餐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如果寶寶的腹瀉狀況有所好轉,建議他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白粥、藕粉、煮爛的面條等,這類食物都屬碳水化合物,比較容易消化,對胃腸功能具有保護作用。

  Tips

  恢復期不宜吃的食物有:

  可導致腸內脹氣,加重腹瀉的豆類;通常會因發(fā)酵而加重脹氣的糖類,如甜點、巧克力;不容易被消化而導致滑腸引起腹瀉的高脂肪類食物,如油炸類食物、酥油點心;可加速胃腸蠕動的粗纖維食物,如芹菜、菠菜、韭菜等;影響消化的雞蛋羹也不要吃。

  “腹瀉”不要來

  配方奶

  1.配方奶要在說明書上標注的保質期內給寶寶食用。

  2.配方奶沖調后,在常溫下放置2小時就會發(fā)生變質,最好不要再給寶寶喝。

  3.喝不完的奶必須放到冰箱里,冷藏保存。

  4.定期給奶瓶進行消毒,同時對清洗奶瓶的用具進行消毒。

  食物

  1.任何奶制品和經加工的魚肉類食物,不宜保存時間過長。

  2.使用微波爐加熱時,一定要確保食物熟透后才能食用。

  3.冷藏的熟肉要煮熟后再吃。

  4.蔬菜、水果要充分洗凈,切開來的水果不宜放置太久。

  5.無論天氣再炎熱,也要控制寶寶對冷飲,尤其是冰激凌的“熱愛”。

  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1.讓寶寶養(yǎng)成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洗手的好習慣。

  2.幫助寶寶盡量戒掉咬指甲的壞習慣,并定期為寶寶清理指甲。

  3.勤洗澡、勤換衣、堅持早晚刷牙(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

育兒網廣播

《母子健康》雜志介紹

《母子健康》雜志創(chuàng)刊于199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xié)會主辦。透過嚴謹而感性的編輯團隊,專業(yè)并權威的專家顧問,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準備懷孕的時尚女性,準媽媽和新手父母,提供全方位的育兒健康新知,關注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將醫(yī)學常識融入實際生活,與父母一起共創(chuàng)和諧成長空間。《母子健康》擁有嚴謹,專業(yè),溫情的制作原則和編輯態(tài)度;提倡“愛孩子,愛生活,愛自己”的人文育兒生活理念。雜志全國發(fā)行37萬冊,每個月1日出版,發(fā)行渠道包括書報亭、超市及便利店零售;計生中心、母嬰店、醫(yī)院直投;訂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