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撒謊雖然是家長不能容忍的壞習慣,可事實上每個人從“呱呱”落地開始,經(jīng)歷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直至老年。一生的成長中,需要經(jīng)歷許多的事情,可以說人人都有可能說過“謊”。但是對于孩子來說,某些情況下,他們并非有意說謊,而是無意識的說謊。
無意說謊是指幼兒和兒童沒有故意說謊騙人的主觀動機,還意識不到自己在說謊,也不會伴隨說謊出現(xiàn)緊張、內(nèi)疚、恐懼等情緒體驗。
無意說謊的原因也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概念模糊,語言表達出錯。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迅速發(fā)展的,一般情況下是在模仿成人口語中學習得到的。在模仿過程中,幼兒似懂非懂,有時說話詞不達意,那是他們年齡小無法辨別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比如搞不清“上”和“下”、“前”和“后”的關(guān)系,于是就常用錯這些詞。面對幼兒這樣的“謊言”,一般不應(yīng)視為說謊,當然更不能看作是“品德不良”。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這種現(xiàn)象會逐漸消失。
第二種情況是想像與現(xiàn)實相混淆,以假當真。幼兒和兒童無意“說謊”的另一個原因是年齡小,他們分不清自己的想象和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把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當作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當作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當作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以假當真,“信口雌黃”。如案例一中的靈靈就屬這種情況。第一個“謊言”,看得出靈靈有很強的成就需要,喜歡唱歌,想拿第一;第二個“謊言”,又說明靈靈勾畫了一個心目中的理想老師。
事實上,許多情況下,孩子都會把自己想象的東西當作事實加以描繪,這種描繪是沒有什么目的,這種“謊話”實質(zhì)上是幼兒想象的反映,也是幼兒在表達某種愿望。所以,遇到幼兒以假當真的情況,家長不要過分擔心,也不要過分指責,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xiàn)象會越來越少。從另一個角度講,這種“說謊”是幼兒的心理需要,也是幼兒想象力發(fā)展比較好的一種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