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

  融融媽媽最近很苦惱,因為現(xiàn)在,3歲的融融說得最多的是一句“這是我的,不要拿”。平時到公園,上幼兒園,融融總是“保護”著自己的玩具,不跟其他小朋友玩;如果媽媽和其他小朋友玩,融融就抱著媽媽大聲嚷嚷:“媽媽是我的,不要搶走媽媽!”

  融融感到非常尷尬之余,更多了一份擔心:這么小的孩子就這么自私,以后怎么辦呢?

  三歲之前,沒有“自私”

  三歲以前的小朋友理性思維能力非常薄弱,他們一切的行為都只是遵循著內(nèi)心的本能。他們壓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分享”,因此不可能主動做出分享的行為。這個時候不該粗暴地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

   學會“分享”,故事后的解釋更加重要

  跟三歲左右的小朋友說道理,可謂是“有理說不清”。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我們常常讓故事來幫忙。可是,聽完故事后,寶寶還是會嘟囔:“其實,我覺得不是這樣子”。怎么辦呢?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我們通常會給孩子講很多付出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但孩子聽完之后還是想吃大梨。其實這不是孩子的“自私”,而是人的天性。在孩子的內(nèi)心發(fā)生沖突時,故事后的引導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孔融其實是很想吃大梨的,為什么他會把梨讓出去?讓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父母再正確引導:因為他愛家中的每個人,就像爸爸媽媽喜歡把最好的留給你一樣。這樣能在培養(yǎng)孩子分享能力的同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或許你會說,寶寶還這么小,未必可以聽懂我們的大道理,其實不然。他或許會聽不懂“忍痛割愛”是什么,但他可以輕易明白“爸爸媽媽愛寶寶,寶寶愛爸爸媽媽。”只要媽媽用生活中的事例給寶寶講道理,結(jié)合有趣的故事,寶寶很快就會“明事理,懂禮儀”了。

  治療“自私”,強迫和縱容都不是方法

   別讓狠心換傷心

  為了讓寶寶成為“大方”的好孩子,有的媽媽非常“狠心”,常常“命令”寶寶把心愛的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

  很多媽媽會強迫孩子與小朋友分享,里面可能是有面子因素,但這個行為內(nèi)在真正的目的肯定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大方,人人都喜歡的人。媽媽們是用心良苦,但這樣粗暴行為的結(jié)果卻通常會激起孩子的阻抗,讓孩子產(chǎn)生:“你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才讓我把玩具給別人玩”的錯誤認知。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強勢,有些孩子會屈服迎合媽媽,表面上是變好了,懂事了,實際上孩子內(nèi)心卻積累了一股憤怒,這股憤怒通常會在青春期爆發(fā)。

  自個玩其實不開心

  相比起“狠心”媽媽,另一種媽媽會非常“寬容”,當小朋友很“自私”地把玩具拿到一邊自個兒玩時,依然熟視無睹,任由其自由發(fā)展。

  其實這種媽媽,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這種引導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沒有。這里其實是成人對孩子思維的另一個誤解:把玩具拿到一邊自己玩的孩子,他們是因為害怕不被同齡人喜歡,而不敢與小朋友玩。但同時他們會羨慕其它小朋友能玩得那么開心,離群的孩子其實內(nèi)心很寂寞。這個時候家長應(yīng)該進行適當?shù)囊龑В喊淹婢吣贸鰜泶蠹乙黄鹜姘桑蠹叶紩矚g你的。

   六歲后不“分享”,也不能亂貼標簽!

  如果說三歲的小朋友不分享,大家會說小孩子“不懂事”,可六歲的孩子不分享,爸爸媽媽便會非常苦惱,甚至直接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而這個標簽一旦貼上,往往跟隨孩子一輩子。

  其實,到了懂事的年齡依然不會分享,也不能說小朋友“自私”。有時候小朋友不會“分享”可能只是因為人際交往能力沒構(gòu)建好,隨著孩子的交往能力日益增強,他自然而然就學會分享了。

  而有的孩子比較任性,比較自我,這往往是家長寵出來的,現(xiàn)在很多家長,巴不得把所有的愛給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yīng),容忍、遷就孩子的錯誤,強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這樣的孩子不懂得替別人考慮,只懂索取不懂付出,長此以往會形成極端的自私的情感和行為。

  這樣可以修理“自私”的心

  

  家長需要先檢討自己日常是否有自私的地方,改正好,做好榜樣;家里有好吃的東西時大家一起分享,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平日讓孩子有付出的機會,比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讓孩子明白付出也是一種快樂;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確拒絕,讓孩子懂得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

育兒網(wǎng)廣播

《母嬰世界》雜志介紹

《母嬰世界》專為0-3歲寶寶而定制的早教家庭讀本,將致力打造成為全國最具專業(yè)權(quán)威性的嬰幼兒時尚雜志。2009年11月全新改版,資訊更豐富、版面更新穎、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每期除了深入一個主題作全方位探討外,主推欄目還包括“寶貝計劃”、“寶寶食譜”、“孕產(chǎn)課堂”、“媽咪支招”、“大齡媽媽小小兒”、“美麗媽咪”、“多元智能”、“親子美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