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持續(xù)不斷的愛。然而,單單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愛的行動。許多媽媽以為給孩子穿好的,吃好的,就是愛孩子的最好行動表現(xiàn),可專家表示:有效的親子溝通才是最為重要的。
隨著孩子的認知、情感、語言、智力等方面的發(fā)展,親子溝通的內(nèi)涵也逐漸多姿多彩。
0-1歲:態(tài)度傳達著更多信息
·傾聽:眼、耳并用;
·時刻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態(tài)度;
·多用非語言溝通,比如撫觸、眼神交流;
·把自己的好心情傳遞給寶寶,這是愛的滋養(yǎng)。
1-3歲:功效神奇的反映式傾聽
有時,2、3歲的孩子想表達的意思已經(jīng)較為復雜,父母不容易了解他的意思。此時,傾聽,而且是反映式的傾聽,就更為重要了。所謂“反映式的傾聽”,就是指父母像一面鏡子那樣,把孩子說的話或表達的感覺接收過來,然后再反映回去。例如,孩子指著腳說:“我這里痛痛!”父母可以這樣重復他的話:“你是說你的腳痛?”或者用自己理解的意思反映說:“你的意思是走路走得腳很累,有點痛,對不對?”如此一來,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他已被了解,另一方面也幫助他學習更清楚地表達。
在下面這些情況下,經(jīng)常要用到反映式傾聽。
·孩子情緒不佳時;
·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孩子用哭鬧爭取權益;
·孩子口出惡言。
3-6歲:世界更大了,話也更多了
學齡前期的親子溝通與前一時期不同的是,父母須學習運用“我的信息”及“有限度選擇”。事實上,過去的溝通也可能用到,只是在這個時期更經(jīng)常用到。
每天一段親子溝通時間
·運用“我的信息”
所謂“我的信息”是指父母說話時多用“我”為主語來表達感受,例如“我很高興”或“我十分生氣”,而避免用“你”為主語來指責或壓制孩子,例如“你讓我很生氣”或“你真沒禮貌”。
·給孩子有限度的選擇
在一定范圍內(nèi)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不僅可以避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guī)湍氵x,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并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于發(fā)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至關重要。
6-10歲:父母說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
六七歲的孩子開始進入作息有規(guī)律的小學了,他的生活世界加大,視野也隨之更開闊。父母會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更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覺,而且越來越不喜歡父母嘮叨。因此,父母必須牢記的一句話是:“父母說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父母不僅要敏感地觀察孩子的言行和舉止,還要以尊重和平等的態(tài)度來傾聽和理解孩子。
傾聽:技巧更需豐富和變化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
·對孩子提出希望;
·更開放的溝通。
區(qū)分不同年齡段只是為了便于說明。孩子的發(fā)展速度有快有慢,個性亦有不同。因此盼望父母在閱讀時依自己的心得,先學習模仿,進而舉一反三地運用,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孩子的獨特的教養(yǎng)風格。
與孩子一起成長
讀到這里,一些父母可能會懷疑自己進行親子溝通時的正確性,甚至自責過去做得不夠好。事實上,即使父母接受了很好的親職教育訓練,仍然免不了對孩子發(fā)脾氣,仍然會與孩子有溝通不良的時候。因為,我們是人,而人都會犯錯。正因為父母是一個會犯錯的人,而犯錯后能有所改變和進步,會讓孩子更喜歡親近父母、愛父母,這才是人的求真向善的本性,也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父母只要有勇氣承認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并且鼓勵自己從今天起,在親子溝通上立下愛的心愿和采取愛的行動,永遠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