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也不全是壞處

本文Tag標簽:寶寶打架??

  本來人類就是具有一種集體本能的社會性動物,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但另一方面,人的頭腦中,有主張個別的前頭葉的存在,專門在謀求整體與個別的和諧。因此假如整體與個別得不到平衡,那就不能適應社會了。

  能不能得到平衡,完全決定在幼兒時期的教育情形。我認為唯有把該主張的就予主張,該協(xié)調(diào)的就予協(xié)調(diào)的精神,從小把他模式化起來,然后才能求得和諧。嬰兒間的交流所以那么重要,就是因為具有這層意義的緣故。

  幼兒到了兩歲前后,就會擺脫獨自玩耍的興趣,開始與朋友一道玩耍。一向在父母的保護下經(jīng)常按自我主張行事的幼兒,這時候要進入別人的集團,就得開始學習如何協(xié)調(diào)了。當然,他可能為自己的主張不被別人接受而哭著回采。也有可能因為主張沖突而導致別人的哭泣吧。幼兒是需要在同朋友游戲與打架之中,學習集體生活中的生活方法。尤其是打架,由于具有培育小孩的社交性與積極性的作用,所以意義特別重要。

  幼兒的打架,約可分為三類,一是積極動手打人的,二是被逼動手打架的,再就是報復性的打架了。這類傾向又因年齡而會有不同。譬如說,2歲左右都是被動打架的多,到了3歲,就會迅速變成積極與人打架。這可能是因為已確立自我而自我主張高漲的緣故。

  導致打架的原因很多。譬如爭奪玩具,搶登公園里的溜滑梯或秋千,或是惡言相罵等。不過,絕對不含著沒有原因的打架。假如不尋求原因,只教孩子不要打架,也絕對無法從而提高幼兒的協(xié)調(diào)性。所以說,幼兒打架的時候,父母是不宜過份啰嗦的,否則就會斷送幼兒集體本能的嫩芽了。

  幼兒有幼兒自己的邏輯,彼此相互主張自我,或是彼此合作。那里沒有大人的邏輯插手的余地。若以大人的邏輯評斷小孩的打架,片面的說打架不好,指責打架的孩子不對,那將會造成小孩性格上的扭曲與乖僻。我們可以說,打架是孩子首次踏入其他集體所要接受的考驗。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nèi)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