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首席記者辛敏娟)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不就是為了孩子能順利地上小學嗎?但這一觀點昨天遭到來自北京大學幼教中心幼兒教育專家的全面否定,該專家稱,目前走入這樣教育誤區(qū)的家長占5成以上。
當天,大連博雅鵬輝幼稚園作為北大幼教的成功素質園,請來北大幼教中心的督學、幼教專家孟瑞軍為家長解答孩子成長中的疑惑。孟瑞軍首先指出,經(jīng)過調(diào)查得出結論:一些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要為上小學做準備,眼界只到此的家長,對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和培養(yǎng)難免走進誤區(qū)?!耙晃恢Z貝爾得主說,讓他受益終生的學習階段就是幼兒園,而非人們所想象的高等學府?!?/P>
孟瑞軍指出,在人的一生當中,0~6歲是心智發(fā)展最快的時期,7歲以后就呈遞減狀態(tài),因此幼兒時期的教育是人一生中受教育的最重要階段,“但這時的教育不要看到孩子學到了什么,而要看孩子是怎樣學的?!彼f,一些家長把孩子在幼兒園學會幾首歌、認識幾個字、會背幾首詩作為判斷幼兒園好壞的標準,一旦沒有達到要求,就覺得孩子上小學會困難,而沒有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斑@是最讓人難過的事情,這是傳統(tǒng)智力判斷的標準,但在目前,用多元的眼光判斷孩子已經(jīng)是一個非??茖W的方法了,即使他不會數(shù)學,但與人交往的能力非常強;或者不會唱歌,但球踢得特別好,那么也不失為一個聰明的孩子。”
讓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接受小學教育是很多家長的目標。這使得一些幼兒園和小學學前班甚至提前使用小學的教材,照小學的樣子排出課程表,形成幼兒教育的“小學化”。 孟瑞軍認為,這非但不能提高兒童入學的適應能力,而且還造成了種種弊端:兒童剛入學時,確實感到輕松,自以為老師教的知識自己都學過了,已經(jīng)會了,就不認真聽課,從而養(yǎng)成不專心的不良習慣。當進入新的學習知識階段時,“儲備”用完,以往的知識優(yōu)勢不在了,又缺乏積極思考問題、主動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也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這時就會出現(xiàn)適應困難,學習“沒后勁”等問題。
她說,家長在送孩子到幼兒園的時候,不要只考慮為了孩子上小學,還要考慮孩子作為社會人的人格和智力發(fā)展,這樣在選擇幼兒園時,那些能讓孩子的潛能充分被發(fā)掘的幼兒園才會充分為自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