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熱情地迎接新生命到來的時候,你已經(jīng)做好了當一個好父母的準備了嗎?除了保障孩子的物質(zhì)基礎(chǔ)外,還需要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上進的好心態(tài),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么,成為好父母的標準都有哪些?
1.蹲下身來傾聽
傾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溝通方式,也是獲得朋友和信任的最佳方法。當你在孩子面前蹲下身下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耐心地傾聽他所講的一切,你才能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和他有效地溝通。有智慧的父母,從來不著急著去打罵孩子或是指責孩子,他們總是微笑著蹲下身來,用愛的眼神看著孩子,而后聽他告訴大人他在想什么,或是之所以這樣子做的原因是什么。
2.不要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一貫使用暴力對待犯錯的孩子,動不動就打罵加以責罰。孩子看到家長就像老鼠看到貓,充滿了恐懼和害怕。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在一段時間內(nèi)孩子會因害怕而聽從父母的話。但在長久的持續(xù)下,孩子為了逃避打罵和責罰,多半會編織謊言來歁騙父母。這樣即不利于家長掌握孩子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更不利于親子間的溝通,時間久了孩子和父母還有可能陷入僵局,演變成敵對關(guān)系。
3.贊揚和鼓勵
當孩子鼓起勇氣邁出前進的第一步時,作為父母你一定要做他堅強的后盾,在他身邊鼓勵他支持他。孩子第一次站起來,你拍著手掌說他真棒,孩子第一次學自行車,摔得眼淚直流,你笑著告訴他,你真了不起,摔倒了能自己爬起來。孩子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之后又爬起來的過程中學會了獨立和堅強,而這正是源于你的贊揚和鼓勵。
4.告訴孩子什么是責任
孩子雖然年幼,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懂事理,不明白什么是責任。家長和老師完全可以明示孩子,告訴他們不同的角色應該有哪些責任。例如,做學生必須有的責任就是養(yǎng)成三個好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做人的責任。你應該從小教寶貝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對社會和家庭負責。